首页

女奴调教剧情

时间:2025-05-23 11:09:58 作者:【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为强国复兴伟业凝心聚力 浏览量:40318

  中新社合肥4月19日电(记者 吴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耿志刚教授研究团队,仅以空气和水为原料,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方法,并成功合成羟胺。

  4月19日,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可持续性》(Nature Sustainability)上。

  羟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在医药、纺织、电子等精细化工领域。

  曾杰介绍,工业制羟胺通常以氨为原料,以氢气或二氧化硫为还原剂,其生产过程不仅会消耗大量能源和化石资源,还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

  在“雷雨发庄稼”的自然现象启发下,研究人员借助等离子体放电技术,成功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空气转化为氮氧化物。

  “等离子体放电会使空气中产生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曾杰说,有了二氧化氮,就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

  为提高硝酸的制备效率,研究人员开发设计出一种等离子体平行电弧放电装置和多级气体循环吸收塔装置,实现仅以空气和水为原料,连续生产浓度高达7.5克每升的硝酸溶液。

  “在实际生产中,产物分离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占比很高。如果只得到低浓度羟胺,那么制羟胺还将需要‘天价’分离成本。”曾杰说,为了降低产物分离成本,需要进一步提高羟胺在溶液中的累积浓度。

  于是,研究人员对硝酸溶液进行了5小时的持续电解,最终得到含量高达2.5克每升的羟胺溶液,并验证了延长电解时间可以提高其累积浓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席振峰表示:“该工作将环境中的空气和水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羟胺,为化工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潜在的氮源转化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骊珠认为,该工作为发展基于电力驱动的绿色人工固氮过程提供了新范例,是氮物种可持续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向。

  曾杰表示,接下来,将从升级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和优化高效电催化剂两方面出发,提高电合成羟胺的能量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长汀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沿着汀江这条主线,把湿地连起来,把景区连起来,把生态环境保护元素和法治元素连起来,让三洲沿岸生态成为一道亮丽的法治文化风景线。

“80后”神十八乘组亮相!简历来了

美联社说,分析人士担心这一事件可能给正在开罗进行的停火谈判蒙上阴影。哈尼亚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称,哈马斯不会因为他的家人丧生而向以色列屈服。

广西贺州武警特战队员复杂环境下练精兵

方案》提出要创新开展碳效益评估和环境信息披露,建立信息安全和风险防控机制,强化企业隐私保护,安全、合理、高效使用碳账户数据,加强对“两高”行业、企业及项目转型风险的识别和关注,有效防控碳账户贷款潜在风险。

“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十部门联合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东西问丨王义桅: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如何行稳致远?

美国总统拜登近日签署行政令,提出在未来5年内投资200多亿美元用于港口安全建设,其中包括在本土生产新的港口起重机,以更换全美各地港口的中国造起重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